【科创竞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关于启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级选拔赛的通知

来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发布日期: Thu May 15 00:00:00 CST 2025 浏览次数:150

学院全体同学: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5年)》工作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按照《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教高函〔2025〕7号)文件要求,现正式启动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级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程安排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内选拔赛将于2025年5-6月举办:

        1、2025年5月9日起,正式开放报名;

        2、暂定于2025年5月29日,开展院级初赛;

        3、2025年6月2日-6月4日,公示选拔结果;

        4、2025年6月,开展校级决赛;

        5、2025年7月-9月,择优选拔项目参加省赛与国赛。

二、参赛方式和要求

(一)参赛方式

本届大赛统一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国赛平台报名:自5月9日起,各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进行报名。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微信公众号可进行赛事咨询。

(1)校内正式报名:主赛道参赛学生下载并填写附件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主赛道报名表》5月27日17:00前发至“言十爱”学生科创中心邮箱scai_kczx@163.com(邮件命名方式:主赛道+队长姓名+项目名称)。

(2)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报名同学,下载并填写附件2《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报名表》,5月27日17:00前发至“言十爱”学生科创中心邮箱scai_kczx@163.com(邮件命名方式:红色赛道+队长姓名+项目名称)。

(3)参加产业赛道报名同学,下载并填写附件3《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产业命题赛道)报名表》,6月17日17:00前发至“言十爱”学生科创中心邮箱scai_kczx@163.com(邮件命名方式:产业赛道+队长姓名+项目名称)。

(二)参赛要求

1.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2.按照参赛学校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中国大陆参赛项目、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国际参赛项目三个类别。国际参赛项目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可根据当地教育情况适当调整学籍和学历的相关参赛要求。

3.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仅限学历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4.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5.产业命题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命题企业将对命题对策进行契合度审核评价。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成果转化组鼓励师生共同组建团队参赛,如已注册成立公司,公司注册年限不得超过5年(2020年3月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三、大赛内容

(一)高校主赛道(含国际参赛项目)

1. 参赛项目类别及类型

(1)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2)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3)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4)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5)“人工智能+”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符合“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6)“低空经济”项目:聚焦无人机物流、低空交通服务、应急救援、智慧城市空中应用等场景,结合飞行器研发、空域管理技术或服务模式创新,推动低空资源高效开发与产业生态构建,符合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导向的项目;

(7)“生物技术”项目:聚焦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推动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农业育种、生态环保等场景的创新应用,符合国家生物经济战略及生命科学产业化发展要求的项目;

(8)“量子科技”项目:聚焦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方向,推动量子技术与信息安全、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深度协同,符合“量子科技”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9)“新能源”项目:聚焦可再生能源开发、储能技术优化及能源互联网建设,支持高效清洁能源转化、智能电网升级与低碳能源系统研发,符合“双碳”目标及能源革命战略方向的项目;

(10)“新材料”项目:聚焦新型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及复合材料研发,推动绿色制备工艺、材料基因工程与高端装备应用,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具备技术突破性或产业化潜力的创新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根据各参赛项目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本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共设置三个组别,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具体要求如下:

1. 公益组

(1)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

(2)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 创意组

(1)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 创业组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三)产业命题赛道

1.企业命题组

针对企业开放创新需求,面向产业代表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征集命题。企业命题应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倡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对应的产业和行业领域,基于企业发展真实需求进行申报。

① 产教协同创新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于“四新”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难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

②区域特色产业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举办地河南省的七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生态。

2.成果转化组

聚焦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与市场化推广,围绕核心技术专利转化、实验室成果产业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方向,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更多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形成现实生产力的项目。

四、赛事咨询及注意事项

(一)为落实教育部及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报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相关精神,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所有SRTP结题项目需报名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提交项目成果材料。

(二)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实践育人成果,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发展,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调研社会实践成功结项的校级、院级、专项队伍(寒宣除外)需报名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提交项目成果材料。

(三)竞赛交流群

学院交流群:QQ- 1022951433(报名后请队长务必加入群聊)

学校交流群:QQ- 153288257(主赛道),644129541(红旅赛道),894136217(国际赛道),493178960(产业赛道)。请各项目组成员加入该群(申请入群时统一改为:姓名+项目名称)。

(四)竞赛工作联系人

学院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8-66368228

主赛道(含国际赛道):占老师

联系电话:028-66366732

红旅赛道:薄老师、吉同学

联系电话:028-66367148

产业赛道:甘老师

联系电话:028-66362857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5月

相关文章

Thu Aug 01 00:00:00 CST 2024
Thu Aug 01 00:00:00 CST 2024

【就业工作】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5届毕业生校园招聘活动邀请函

        尊敬的用人单位:        感谢您对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信任和学生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学院将积极配合各用人单位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特制定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5届毕业生招聘工作方案,请贵单位知悉。 ……

Thu May 15 00:00:00 CST 2025
Thu May 15 00:00:00 CST 2025

【科创竞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关于启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级选拔赛的通知

学院全体同学: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5年)》工作部……

Wed May 14 00:00:00 CST 2025
Wed May 14 00:00:00 CST 2025

【科创竞赛】(转)第六届CCF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六届CCF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已正式报名中!本次大赛四川区域赛由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集火文化交流中心共同承办,为川内计算机爱好者们搭建了一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