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竞赛】第十七届中国成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之工业软件攻关赛
一、赛事简介
第十七届中国成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之工业软件攻关赛以“人才引领·创新突破”为主题,着力于产品创新、应用创新两个维度,重点面向先进制造领域的工业软件产品需求和创新技术突破需求,覆盖工业软件人才成长发展全生命周期,进一步优化赛制,加强汇聚各方资源,持续提升大赛的行业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有力助推高端软件产业建圈强链。
二、赛事目标
在产品创新方面,致力于挖掘和支持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工业软件产品,满足不断发展的先进制造领域需求。通过鼓励参赛者针对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模式进行探索,推动工业软件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持续提升。
在应用创新方面,聚焦于先进制造领域的工业软件产品应用场景和创新应用实现。通过大赛平台,鼓励参赛者展示和分享将工业软件应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智能化过程中的创新实践与成果。
在资源汇聚方面,致力于汇聚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各方优势资源,支持和鼓励校企合作共建,加强合作与交流。通过与相关机构携手,为参赛者提供更多元化、专业化的培训、孵化和支持,共同促进工业软件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在开源共建方面,积极推动国产开源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在技术攻关的同时,不断推进项目的迭代更新和持续发展。
在品牌美誉度提升方面,将持续优化赛制和提升赛事品质,加强赛事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通过树立大赛的专业形象和良好口碑,吸引更多优秀参赛者和观众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工业软件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赛事安排
(一)赛事内容
面向航空航天、汽车电子、轨道交通、能源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场景需求,重点突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流体力学仿真(CFD)、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制造执行系统(MES)等工业软件的研发与应用,赛出一批市场效益或前景较好、可应用推广的优秀工业软件产品和复合型优秀人才团队。最终遴选10个优秀工业软件产品及其研发团队。
(二)报名地址
网址:http://rjds.chinasoft.org.cn
(三)时间安排
报名:拟于2023年10月27日开始报名,开启报名通道(拟发布大赛官网填写资料报名)报名时间拟于截止2023年11月23日。
初赛:初赛时间拟于2023年11月23日-25日由大赛执行单位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线上交叉评审,决出30支参赛团队进入复赛。
复赛:拟于2023年11月30日-12月1日举办,以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进行比赛,由专家进行评审,最终决出10支参赛团队进入总决赛。
(四)赛程安排
赛事安排分为技术攻关组和创意组两个赛组,初始报名阶段可选择赛组进行报名,最终评选是两个赛组同时评比,复赛及决赛最终输出物都是各自PPT及演示动画进行答辩,由评委专家进行打分,决出最终进入总决赛的10支队伍。
1、技术攻关组
以完全开放式命题为主,参赛团队可提供由团队成员共同研发的工业软件产品或技术,紧靠高端先进制造业场景需求,突出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运营维护类和经营管理类等软件的研发应用,解决航空航天、汽车、智能制造、建筑工程等工业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关键问题,最终评比作品主要解决什么关键问题、应用前景和效益、技术是否自主可控、先进性及创新性。如参赛团队愿意进行开源共享技术成果或者团队是校企合作联合组队且技术成果突出,经专家评定可加5-10分,以专家评定为准。
技术攻关包含以下主要场景:
(1)汽车焊接生产自动化
(2)高端装备的车间制造
(3)航空航天装备仿真设计
(4) 电子电路设计验证
(5) 其他工业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
2、创意组
围绕研发设计类二维三维CAD、CAM、CAPP等系列软件开展技术路线验证和结果验证,可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赛题进行验证也可进行开放性路线和结果验证,最终提交验证的方式方法以及结果为参赛作品进行评比。
创意赛包含以下主要方向:
(1) 机械工程创新设计(CAD)应用
(2) 数控铣/加工(CAM)应用
(3) 三维装配工艺(CAPP)应用
(4) 其他工业软件应用
参赛队伍还可自行选择与工业软件相关的场景、题材,并提供参赛作品,可为技术、产品、系统、开发平台或解决方案等创意。如参赛团队愿意进行开源共享技术成果或者团队是校企合作联合组队且技术成果突出,经专家评定可加5-10分,以专家评定为准。
四、大赛规则
参赛对象:来自国(境) 内外的企业及创业团队成员高校与中职院校师生、开发者等均可组队参赛。每支团队在3人以上 ,同一人只能参加一支团队。团队内每位成员均要求实名认证,确保报名信息准确有效,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及奖励。
作品要求:参赛作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和创新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为参赛者独立设计的原创项目,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如果参赛作品为付费应用(软件),须提交供评审使用的无限制试用版。
五、评审安排
(一)评审机构
赛事专家组由大赛组委会成员单位推荐人员组成,成员不少于3名。统筹管理大赛的评审工作,审定大赛竞赛规则和专家组名单,指导各专家按照评审原则严格行使评审权,享有评审意见最终解释权。
(二)评审原则
1.独立公正原则
评审专家依据大赛规程、评审标准及要求,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独立开展评审工作,不受任何单位、个人的影响。
2.保密与回避原则
导师团队不参加评审;评审专家所在单位不能参加比赛,评审项目中隐去参赛单位信息、姓名和导师信息;评审专家要遵守国家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未经参赛团队同意,不得擅自向第三方传播参赛创业计划书内容或将其用于商业目的;评审专家对评审工作严格保密,未经大赛组委会同意,不得擅自透露评审工作细节。
3.一票否决原则
对存在任何形式的剽窃、抄袭、侵犯他人合法知识产权等行为的参赛作品(项目),实行一票否决,立即取消团队的参赛参评资格。
(三)评审标准
大赛采用团体赛竞赛形式,由初赛、复赛两个阶段比赛组成。
1.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详见附件2:工业软件攻关赛参赛须知。
2.初赛阶段评审
按照大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对技术攻关组、创意组的比赛参赛团队以其按照附件1模板提交的作品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网络盲评。综合推选30支团队进入复赛。
3.复赛阶段评审
进入分决赛的团队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修改完善参赛作品,重新提交给组委会,承办机构在评审指导组的监督下,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形成分决赛专家组,按照分决赛大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分别进行现场评审(每个作品不少于3位专家打分,取平均分决出排名)。综合推选出10支团队进入决赛。
相关文章
【就业工作】2024届毕业生校园招聘用人单位须知
尊敬的用人单位: 感谢您对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信任和学生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学院将积极配合各用人单位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特制定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4届毕业生招聘工作方案,请贵单位知悉。 ……
【团委工作】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关于推选学院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通知
学院全体研究生: 根据《关于推动高校研究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共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进研究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等文件精神,按照《普通高等学校……
【团委工作】关于推选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通知
学院全体本科生: 根据《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高校学生代表大会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学院实际情况,拟定2023年12月初召开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现就各年级推选学生代表候选人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