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参与的《智慧城市 知识可信赖评估 第1部分:框架》国家标准编制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3年9月14日,《智慧城市 知识可信赖评估 第1部分:框架》国家标准编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简称“电子四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化研究室副主任张红卫主持。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电子四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京东城市、长城网际、交通运输部公路院、神州数码、山东新一代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的20余名代表参加。我院参与了该标准中的知识可信赖评估框架核心单元编制,通过统一评估、量化城市知识的可信度,为智慧城市各类知识用户依据需求筛选可信赖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评估方法,有效支撑了智慧城市决策和应用需求,从而提升智慧城市服务质量。
会上,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王秋月对标准背景意义、前期工作情况、知识可信赖典型场景用例、整体内容等进行了汇报。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高永超研究员介绍了在ISO/IEC JTC 1/WG 11同步推进的知识可信赖国际预研标准的编制情况及整体框架(项目号和名称:ISO/IEC PWI 2082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omain knowledge trustworthiness evaluation for smart cities)。各参编单位的专家代表针对国家标准和国际预研标准框架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初步确定了标准后续的编写思路。

本次标准编制启动会圆满召开,为后续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同步推进研制奠定了重要基础,下一步,各参编单位将对各章节进行扩充完善,共同推进标准的研制进程。

标准的背景及意义:目前国内外对知识可信赖主题的通用标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尚未有相关标准。2022年12月13日,《智慧城市 知识可信赖评估 第1部分:框架》(计划号:20221355-T-469)国家标准计划下达,成为我国首项知识可信赖研究领域的国标。该标准构建的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知识可信赖评估框架,为智慧城市各类知识用户依据需求筛选可信赖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评估方法,能够有效支撑城市决策和用户需求,提高城市服务质量和体验。同时,后续将联合国内专家持续推动知识可信赖国际标准研制,努力将中国智慧转化为国际标准。
P.S.新闻部分内容引用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公众号
相关文章
利兹大学代表团二次访西南交大 共推国际科研合作中心建设落地
2025年9月16日至17日,英国利兹大学Jie Xu教授率代表团再度到访西南交通大学,开展第二次访问交流。此次访问聚焦复杂系统工程与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建设,通过两场座谈会细化合作路径、明确建设……
学院李天瑞教授当选国际粗糙集学会副理事长
近日,国际粗糙集学会(International Rough Set Society,IRSS)公布了2025-2026届换届选举结果。经过学会全体会员无记名投票选举,学院李天瑞教授从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第十一届国际粗……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师生荣获2025年度ACM Chengdu Chapter多个奖项
近日,学院师生在2025年度ACM Chengdu Chapter的评选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荣获了多个重要奖项。这些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西藏)计算机领域的青年学者和学生在科研及学习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并进……